新闻图片
教师节的礼物

9月10 日是第36个教师节,记者在昆明市第二十一中学采访时,偶遇了一对前来“送礼”的母子,也了解到了这份礼物背后的一段温情故事。“老师,今天是教师节,我和我妈送你们一面锦旗,祝你们教师节快乐!”这位“送礼”人叫姜继琼,是昆明市第二十一中学初二七班刘红阳的妈妈,在来学校之前,姜继琼走了一个半小时的山路,只为了能赶在下午上课前把礼物送到。红阳妈妈:“我们很感谢二十一中的老师、领导和学生们,对我们的关心,对我们的帮助。今天是教师节,前面两天我就想教师节应该送他们什么礼物,送花送树都会凋谢,凋谢过了就丢,但是锦旗挂在校长办公室,永远不会丢。”去年,刘红阳的父亲不幸病逝,让本已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,兄弟二人的求学之路要靠身有残疾的母亲支撑,更是难上加难。一连两天,都不见刘红阳到校上课。这可把学校老师急坏了!党支部书记、校长葛晓洪亲自带队,找到了住在松华乡的刘红阳家。在得知了刘红阳的情况后,学校党支部立即向全体教师发出了爱心助学倡议,不但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捐款,还选派心理学教师对刘红阳进行心理疏导,年级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激励教育。终于,在学校党支部的帮助下,刘红阳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学校继续学业。昆明第二十一中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 葛晓洪:“这次捐款也是我们的老师、学生发自内心的,实际上想让刘红阳不要因为家庭变故而失学,刘红阳同学表现很不错,我们真心希望他不要因为家庭(原因)给他带来一些负担,在今后好好地学习,能考个一个好的学校,也能有一个好的前途。”刘红阳妈妈 姜继琼:“学校这些捐款还在银行存着,一分都没有用。我拿出来(一部分)给刘红阳做生活费,其他学校同学们、老师们有什么困难,我们都可以伸出爱心(之手),把这笔钱捐赠出来。”昆明市第二十一中学地处昆明北郊城乡结合部,生源很多是山里面的孩子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,家庭经济状况不好,学习基础也很薄弱,因而控辍保学是这所隶属于昆明主城区——盘龙区的学校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。为了一个都不能少,学校党员、干部身体力行,迎难而上,一次次的寻找,只为孩子重返课堂。于是,家访成了这个学校老师们的“家常便饭”。通过家访,老师得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、思想变化、困难问题,然后有的放矢加以解决,让这些好不容易劝返的孩子能够安心留在学校。昆二十一中副校长 张红:“你付出努力就够了,学习还有个波动性,而且也不是说你不努力,不懂的问问老师,不管任何学科,你都要好好学习。”用心、用爱,是昆二十一中老师留住孩子,让他们真正爱上学校、爱上学习的制胜法宝。在这个学校,老师一直是孩子们坚强的后盾,他们时常将孩子挂在心上:除了三尺讲台的传道授业,学生病了,老师自己出钱送医;学生成绩下降了,老师放弃休息时间辅导功课;每天晚自习后,老师还会陪伴住校学生就寝直到熄灯... 老师们欣喜地发现,这些山里娃变了:知道爱卫生了,满口的脏话没有了,打闹争吵少了......而在孩子们看来,吸引他们的不仅是有滋有味的校园生活,更是老师们无限的爱和温暖!“老师,节日快乐,您辛苦了!”一面锦旗,一声祝福,是这个节日里老师们收到的最好、最珍贵的礼物,这份礼物,赋予了这个教师节别样的意义,也让昆21中的老师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感。记者:刘倩 韩鹏鑫编辑:钟月责任编辑:刘莉琼主编:刘丹审核:林春黎 杨小川监制:王荣

2020-09-15 10:23:56